教學支援

校園計劃

3Es情+社同行計劃
計劃年度:2023-2024
計劃名稱﹕3Es情+社同行計劃
合辦機構﹕香港教育大學
計劃目標:針對幼兒情緒社交發展,建立一套「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即3Es:Early prevention、Early identification 及 Early intervention) 的校本支援模式。
計劃對象:N1,K1幼兒及老師
計劃內容﹕本計劃除了為參與研究的幼稚園老師提供培訓,協助他們掌握課程的內容和技巧,並為家長提供專業工作坊,教導他們如何提升其子女情緒社交能力的發展。
賽馬會童亮計劃
計劃年度: 2023-2024
計劃名稱﹕ 賽馬會童亮計劃
合辦機構﹕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計劃目標: 針對幼兒情緒社交發展,建立一套「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介入」(即3Es:Early prevention、Early identification 及 Early intervention) 的校本支援模式。
計劃對象: K1幼兒及老師
計劃內容﹕ 計劃自2017年啟動,採用「醫護、教育、社福」的跨專業協作模式,透過增強家長親職能力、改善學校環境及設立「賽馬會童亮館」以提升社區參與度,為基層幼童提供全面關鍵支援。
教育局校本支援「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體能範疇)
計劃年度: 2021-2022
計劃名稱﹕ 教育局校本支援「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體能範疇)
合辦機構﹕ 教育局校本支援組
計劃目標: 1. 促進兩地教師推行音樂創意活動
2. 參考內地教師豐富的教學理念和實踐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 推動校本的教研文化,並同探討提本校教育水平的模式和策略
計劃對象: 全校幼兒及老師
計劃內容﹕ 本計劃由國家教育部與香港教育局合作,旨在透過交流人員與協作學校共同進行活動規劃、優化教學,推動教師不斷反思,促進兩地教師在體能創意活動上的專業發展。交流老師會於每星期到校一次,進行觀課、課後檢討、與種子老師備課等。
「有品校園」計劃
計劃年度: 2020-2021
計劃名稱﹕ 「有品校園」計劃
合辦機構﹕ 香港有品運動
計劃目標: 提倡以「接納」、「鼓勵」和「表揚」為基礎,幫助學生及老師一起營造品格導向的學習環境,建立「有品校園」。
計劃對象: 全校幼兒、家長及老師
計劃內容﹕ 透過家長講座、老師培訓等致力與家庭、學校、社區携手合作,學習建立正面情緒,營造「有品校園」。
賽馬會幼稚園數碼能力優化計劃
計劃年度: 2020-2021
計劃名稱﹕ 賽馬會幼稚園數碼能力優化計劃
合辦機構﹕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職業訓練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屬下的幼兒教育中心
計劃目標: 支援學校添置電子數碼器材、電腦軟件等設備;培訓老師運用電子數碼及多媒體工具的專業知識,加強學校及家長的溝通聯繫,讓家長在教育新常態下仍能了解子女的發展進程。
計劃對象: 全校幼兒及老師
計劃內容﹕ 計劃共分兩個階段,首階段先評估參與學校的校本需要,資助學校添置所需設備。階段二集中教師培訓、專業交流和技術支援服務,以裝備學校利用電子渠道處理學校運作及家校協作的能力。
「全港挺直」護脊校園計劃
計劃年度: 2011-2021
計劃名稱﹕ 「全港挺直」護脊校園計劃
合辦機構﹕ 兒童脊科基金
計劃目標:
  1. 建立護脊從小做起之文化
  2. 效預防脊骨問題
計劃對象: 全校幼兒、老師及家長
計劃內容﹕

本校一向關注學童身、心、靈健康,亦認同脊骨健康是構成全人健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校每年均參加由兒童脊科基金舉辦之「全港挺直」護脊校園計劃,希望藉此建立護脊從小做起之文化,便可有效預防脊骨問題。

 

本校會定期安排幼兒在校內及戶外公園一起進行護脊操,而在日常活動中亦會加入「課間操」,及推廣「護脊之星」計劃,使護脊操能融入幼兒的生活當中。

「希戲劇場」戲劇教師培訓計劃
計劃年度: 2019-2021
計劃名稱﹕ 「希戲劇場」戲劇教師培訓計劃
合辦機構﹕ 希戲劇場
計劃目標: 讓幼兒透過活動增加及發掘多元發展
計劃對象:
K1-K3幼兒
計劃內容﹕
今年度本校邀請「希戲劇場」戲劇導師Amanda定時到校與教師們進行每月約2次-3次之教師培訓,當中包括觀察每位老師課堂表現、課後檢討、與老師共同備課等等,加強教師對戲劇教育的技巧掌握。
「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計劃
計劃年度: 2019-2021
計劃名稱﹕
「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種子學校(2020-2021)
「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計劃學校(2019-2020)
合辦機構﹕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
計劃目標:
協助學校建立正向教育文化,鼓勵校長、教師以樂觀、積極及關愛的態度,發掘和發揮幼兒的內在潛能,以培育幼兒對學習及人生持正向態度。
計劃對象: 全校幼兒及老師
計劃內容﹕
「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計劃透過一系列的專業發展活動,提升學校領導及教師的專業能力,並協助學校強化家校協作,當中包括:家長工作坊、教師工作坊、海外交流及全天校園觀課,藉此了解學校文化及幼兒校園生活校本課程發展,旨在共同建立正向教育的文化,促進幼兒的全人發展。
「綠路童心—生物多樣性」計劃
計劃年度: 2018-2019
計劃名稱﹕ 「綠路童心—生物多樣性」計劃
合辦機構﹕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及「環境運動委員會」撥款合辦
計劃目標:
推廣「惜物、減廢」的文化
計劃對象: K2幼兒
計劃內容﹕ 培養幼兒懂得欣賞大自然之美及養成保護大自然環境的價值觀和態度。讓幼兒把保育的重要訊息傳遞給身邊的人及社區人士。
「戲有益」深耕計劃
計劃年度: 2018-2019
計劃名稱﹕ 「戲有益」深耕計劃
合辦機構﹕ 香港話劇團統籌及香港教育大學協辦
計劃目標:
讓幼兒透過活動,增加及發掘多元發展
計劃對象: K1-K3幼兒
計劃內容﹕ 「戲有益」的指導團隊會定時到校,進行每星期約一至兩次的駐校活動,當中包括觀察每位老師課堂表現、課後檢討、與種子老師共同備課,商討策略等。
教育局校本支援「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音樂範疇)
計劃年度: 2017-2018
計劃名稱﹕ 教育局校本支援「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音樂範疇)
合辦機構﹕ 教育局校本支援組
計劃目標:
  1. 促進兩地教師推行音樂創意活動
  2. 參考內地教師豐富的教學理念和實踐經驗,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 推動校本的教研文化,並同探討提本校教育水平的模式和策略
計劃對象: 全校幼兒及老師
計劃內容﹕ 本計劃由國家教育部與香港教育局合作,旨在透過交流人員與協作學校共同進行活動規劃、優化教學,推動教師不斷反思,促進兩地教師在音樂創意活動上的專業發展。交流老師會於每月到校兩至三次,進行觀課、課後檢討、與種子老師備課等。
綠路童心計劃
計劃年度: 2016-2017
計劃名稱﹕ 綠路童心計劃
合辦機構﹕ 環境保護署、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
計劃目標:
  1. 將「惜物、減廢」的文化推廣至幼稚園
  2. 從小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實踐「惜物減廢」
  3. 動員家庭以至各社區積極實踐減廢回收
計劃對象: K1-K3幼兒
計劃內容﹕
  • 透過一系列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學習如合實踐綠色課程。
  • 學校獲發「綠路童心」教材套,嘗試利用教材於校內實踐。
  • 推行計劃如下:
    –    2016年1月29日啟動禮
    –    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培訓期

    1. 規劃校本綠色課程的策略
    2. 自主學習的環保教育活動與環境
    3. 如何促進家長與幼兒推行環保教育活動

    –    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推行期
    –    2017年9月至11月「綠路童心」教師專業網絡交流
    –    2017年11月綠色社區日

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健康由家庭開始(家長教育)(續辦)
計劃年度: 2016-2017
計劃名稱﹕ 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健康由家庭開始(家長教育)(續辦)
合辦機構﹕ 東華三院、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
計劃目標:
  1. 提昇父母照顧幼兒的信心及能力
  2. 促進幼兒「情緒行為」、「學習」、「身體發展」全面健康發展
  3. 推動家校合作,以建立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計劃對象:
  1. 「家庭大使」培訓證書課程: K1-K2有志推動家長教育之家長
  2. 「健康由家庭開始」證書課程﹕K1-K3家長
費用及資助: 全免(成功參與計劃的每所學校均獲$18000資助,以推動學校家長教育工作。)
計劃內容﹕
  • 以家訪、工作坊、活動模式進行
  • 培訓家長成為「家庭大使」
  • 與學校老師及社工進行授課
  • 免費參與醫護人員/營養師等專業講座
  • 教師培訓及家校會議
  • 親子活動及家長活動